黄雀吃什么能变颜色?
首先排除遗传因素,变色的黄雀都是喂得鸟。黄雀原本的色彩是灰褐色的,体长大约10厘米左右,属于小型鸣禽。它们主要吃谷物、果实和昆虫等,在野外一般会在灌木丛或者小森林里活动,以植物为食,偶尔也会猎食一些小动物。 黄雀的适应性极强,除了南极洲以外,其他各大洲都有分布,尤其喜欢高温多雨的非洲热带地区,在中国的秦岭和华南地区都很容易见到它们的身影。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城市不断扩大,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对于自然界的生物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它们失去了自己栖息的地方,为了生存下去,就只能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寻找新的栖息地。于是它们学会了和人“打交道”,从人的身上获取食物。 人类是自然界复杂的生物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和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食物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食物链指的是在自然界中,生物摄取食物并维持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并且有着固定比例的。比如在我们常见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所吸收的光能大约只有1%能被消费者(肉食性动物)利用;而消费者所摄取的能量里面,又有大约5%会被细菌等分解者利用。一个简单的食物链大致是这样的: 绿色植物——>藻类→>浮游动物→>鱼类→>鸟类…… 人——>农作物→>农药化肥→>土壤微生物→>蚯蚓……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能量是由低往高传递,并且是逐级递减的。每一级的能量流动效率约为10%~20%。也就是说,100兆焦耳的能量只有大约20兆焦耳能够被下游的生物利用。大量的能量被消耗在了呼吸作用中。所以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是非常高效的,那些不能利用能量的生物最终都会变成有机肥料被无机营养物质重新滋养大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雀为了适应人类文明,放弃了大部分以植物为食的习惯,转而来向人类索取食物,是个很符合进化论的概念。当然它们也由此改变了原本的颜色,变成了鲜艳的黄雀。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黄雀颜色越鲜艳,意味着它就越健康、越强壮,也就越有资格获得人类提供的食物。